rss信息聚合

一个成都女孩的支教梦想

2011-07-16 13:41:41 作者:李磊 来源: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杨红宏支教所在的集中华小学的孩子们。杨红宏 提供 她是一位支教老师,在听到山里孩子需要老师消息时立即站了出来,她也是一个“微博控”,她在试图用一...

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 

杨红宏支教所在的集中华小学的孩子们。杨红宏 提供 

        她是一位支教老师,在听到山里孩子需要老师消息时立即站了出来,她也是一个“微博控”,她在试图用一个微博改变一个乡村小学的命运。 当远在凉山州木里县集中华小学的支教老师杨红宏注册微博并发表出第一条故事的时候,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微博能够得到网友的关注,“最开始只是想与大家分享我在支教生活的点滴。”
        改变这所乡村小学的命运的“微博”是杨红宏1月8日发出的:“我们学校有95名学生,山里条件不好,我们这么早放假就是因学校早上已经冷得没法上课了。我希望能给学生每人领一条围巾,可以吗?” 杨红宏的求助微博迅速得到一家媒体的关注,一个帮扶计划形成了。主办方拿出4000条围巾举办义卖会,所得的善款用于帮助学校修围墙、购买课桌凳。
        1月13日,在成都天府广场开展的义卖会上,主办方共计义卖77615元。“围墙有了,桌椅有了。”杨红宏说。
        1月14日,当记者来到杨红宏家的时候,她还在电脑前忙着回答网友的留言。
         今年25岁的杨红宏是个成都女孩,在做支教老师之前是个导游。“去年10月,我在一个公益网站看到了这所乡村学校需要女支教老师的消息后就去了,”杨红宏坦言当时并没有想别的,“后来才发现作为学校唯一一位女老师有时候在生活上确实不怎么方便。”从成都坐火车去西昌,再转汽车去木里县,最后坐摩托车上村子,一个女孩子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活。
         “我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半了,学生全部站在校园欢迎我。”因为许多学生家离学校远,所有学校平时下午5点就放学了,“孩子们为了等我却一个都没有走,那个时候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支教需要追求的是什么了。”杨红宏说。
         刚适应山上生活的杨红宏立马开始了她的教书生活,她负责教小学一二年级的拼音课,“我这个人比较直,他们安排我教拼音,我就一直教下去。”杨红宏刚开始每天都在教学生拼音,但是学生学得并不是特别好,“当时心里很急,很想让他们一下子什么都学会了。”杨红宏说,“有时候他们学不好还会生气。”有次杨红宏上课让学生用“虽然,但是”造句,一个女孩站起来很不好意思扭捏了半天说,“杨老师虽然有时很凶,但是有时又很好。”
         后来杨红宏调整了教学方法,一边教课文一边教拼音,“学生一下子能适应了,上课的进度也快了。”杨红宏说。到这学期结束,杨红宏的课还没有上完,“有点遗憾,下学期要加快进度了。” 杨红宏支教的集中华小学在凉山州的山区里,“这里真的很穷,一个家庭要是三两天能吃一顿米饭就算条件比较好的了。”因为距离县城很远,杨红宏所在的学校也只是每个月才会去县城采购一些物资,“土豆、白菜、方便面是我们的主食。”杨红宏说。
         除了杨红宏外,集中华小学还有2位老师,他们都是支教老师。一位是已经来到学校支教2年的赵老师,一位是刚大学毕业的肖老师。“这是一所支教老师支撑的学校。”杨红宏告诉记者,三位老师都是通过好友营支教的公益组织派遣过来的,“很多支教老师都呆不长,最多可能就一个学期。”
        支教老师的频繁变动对学生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杨红宏告诉记者,在这学期结束要回家的时候,学生“一直在山上哭着看我们远去,他们怕下学期我们不来了。”现在,杨红宏最希望的还是能够有长期的老师在那里教书,“条件差点并不是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老师。”(实习生 邓超辉) 编辑:郭丽娟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