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使支教(乡村支教)志愿者招募
  •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湘西支教记 ——之孩子们(一)
    2014-06-24 17:10:30   来源:志愿者 张利    点击:
    2014年春季中心村小学支教志愿者 张利

      最近世界杯嗨翻天,各种刷频,都在关注这四年一次的球迷狂欢节,而对于女人来说,翻个白眼,四年,无非就是老娘又老了四岁。一次在机场遇到一支中国青年足球队,那些孩子是如此忌惮于暴露身份,他们谎称从事的是另一种运动项目,一项给足球少年耻辱感的运动,有什么希望可以奢求?这些中国足球青少年从小就被保护着,教条着,功利地灌输着要么赢要么输,长大后,他们赢不了,也输不起。
      国人大概只有在两件事情上会达到思想高度一致,没有任何挑拨,也不会有丝毫争端。1:日本AV,2:国足。AV论坛里,你可以看到所有人都在彬彬有礼地求种以及祝福楼主一生平安。而在对待国足这一点上,全国人民永远都是那么统一,不分南北,不分信仰,一如既往黑国足。感谢国足,让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言归正传,来看看山里的孩子们。
      支教生活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神圣,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土鳖,有时候是又酷又有趣的。这像是和一群你的恋爱对象——山里的猴孩子们斗智斗勇的过程。这里面,会有难过委屈的泪水,也有数不尽的欢笑,有忍辱负重的无奈,也有感动和骄傲,总之,这就像一场听起来轰轰烈烈,过起来又不知不觉,圈外人永远看不懂的恋爱经历。
                            
    课间点滴
      第一次开始上课,在xdf上惯了两个半小时的课,这40分钟一节简直太easy了,想建立每个班的资料库,让他们写自己的情况,有想当厨师,超人,明星,地球的球长,其实比我们那时候靠谱,我们那时候都写科学家,时代多少在进步。
      五年级的第一次课,名卡准备不够充分,女生英文名准备太少,结果导致班上很多女生都叫:Jason,John,Kevin...希望有天她们知道真相不会怪我。
      每天起床碰到阿婆都用苗语跟我打招呼,我又听不懂,有天专门让学生教我苗语。吃饭了没?(囊列?)吃了(囊哟)没吃(杰囊),你去哪?(蒙嘎鸡盲?)中心小学(夯同们儿乡学堂),我是歌手(维你巴脚三)。苗语真是博大精深啊,没有一个字跟汉语发音像啊!
     

      各位看官,这是一款风靡全镇的校园游戏,打圆牌!每人各出一张放地面,轮流用自己牌扣打下家的牌,圆牌翻面就赢,圆牌就属于你,对方需要再拿一张才能继续玩。我决定要做他们的游戏权威!!于是我也买了圆牌跟他们一起玩!我现在要做的是,默默练习技术,下周横扫全校1-6年级,成为“中心小学圆牌一姐”!

      放个清明节,外面都是买这些钱的,一块钱一叠,三到六年级男孩子几乎每人都有。也不干嘛,就是没事拿出来数数。
     

      他们说,这样写字就算写的不好也情有可原,要是好好坐着写还是写的很烂,会很尴尬。
     
     

      我们小时候领导要来检查参观什么的,老师也会提前跟我们说要懂礼貌,见到其他老师要行队礼,说老师好,显示自己学校的风采。这都人之常情,我懂,我明白。可有一次我在上厕所,正在提裤子,一学生看到我,行队礼,说老师您好,然后走了,剩下我独自在空荡的厕所坑上凌乱着。。。

      孩子们还是很冷的时候就开始一大早每人一根棒棒冰,或者一坨冰抱着吃,起初我也惊讶他们几乎每人一早吃冰棒,觉得好冷。我不想直接不准他们吃,某天下雨,我也买了一根想体验一下到底好吃在哪或者到底冷不冷,你猜,妈蛋不能更冷好么!原地打转想暖和点,后来跟他们随便玩一玩,在地上打弹珠,各种趴着调整姿势找角度,动来动去,就暖和了,他们一起床就没停下来过好么,根本停不下来!
     
      之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集中是五六年级的行为问题。他们从小就被忽视内心感受和需求,老师,家长,邻居不关注他们本人,只关注和比较他们的表现,让他们时刻生活在不被认可的恐惧中,缺乏安全感、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青春期开始要不断通过战胜别人获得关注。
      五年级,最后排男生总是窜来窜去,严重影响课堂。叫到门口站着,他开始乱叫,一会儿,他指着地上,一看是小便在地上了,就下意识看着他,他立刻拉下自己的裤子,将小JJ摇晃、摆弄给我看,给全班看,其他女生习惯性地低头做什么的事,我让科代表去叫班主任把他带走。后来得知他看着正常,但只要班上常欺负他的那几个男生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脱裤子就脱,让他玩JJ就玩。上次公然在草仓叫我晚上出去跟他约会,想必也是别人教他的,我问他为什么要跟我约会,问他什么叫约会,他只会回答一句“这都是我自己要说的”,他一回教室,就会有男生围着他问他说了什么,我到底该怎么保护这个孩子??
      离开之后, 我担心,要是他一直把自己关在一个沉默的世界里,不能地去拷问那些没有人可以帮他解答的问题,而要是那样一个阴冷的世界里,没有一个云缝可以让阳光照进来,很可能,他就再也讲不出话了,只会一直哭一直哭。当然,我永远无法去经历他所经受的时光,并不清楚他是不是一个偶然间,就把自己给哄明白了。
     

      某天在户外上3年级的课,有个五年级的学生过来捣乱,我说你可以旁观,但不要影响我们上课。他恶狠狠的指着我,用苗语对我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那种眼神让我不寒而栗,这不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眼神,眼神里有无所畏惧的猖狂和嚣张。之前培训一直说首先是要保护自己,我现在终于意识到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他家里条件还不错,有四个姐姐,终于生个儿子,全家都当宝,溺爱泛滥。他每天零花钱二三十块钱,总是一幅有恃无恐的嚣张跋扈的模样。班主任有时家访说这孩子习惯不好,家里人还会跟班主任吵架,什么样的孩子看什么样的家长就知道了。我好像突然能理解,之前说有支教老师的男朋友带人过来打学生这件事了。这里的部分学生,你真的不能把他当成孩子。当然了,理解并不代表赞同和支持,只是有一份感同身受。
     

      五年级,转校生,××灵,班主任说是全班公敌(已经扣了顶帽子),讨厌理由,打人,抄作业,撕别人书,骂脏话,讲老师坏话,偷东西,整老师。观察后发现很有好奇心,甚至表扬过两次,当我表扬梁大灵的时候,班上有同学说,为什么他数学课、语文课表现那么差,英语课要表扬他?他们习惯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评定一个人,习惯去挑剔一个所谓“公敌”的所有表现,那么这个“公敌”表现好的动力在哪呢?每个人都有优点,要引导孩子去找别人的优点,打小报告也属于喜欢去盯别人缺点的行为。
      可是,就是他,偷了我的手机。他观察了我很久,某天趁我在图书室,他也假装进去看了十几分钟书,然后偷偷出来溜进办公室,刚好那天手机放在办公室充电,一个小时候,我发现手机不见马上报警,镇上派出所派人过来后,我起初担心一个孩子能不能承担这么大的压力,后来我错了,他已经习惯了,当天晚上从派出所回家后,第二天又去某老师家偷了1000元现金,还请全村的小混混到网吧上网。
      虽然全校师生都知道这些事,但是学校并没有公开批评或者处罚他,这样的后果是,其他学生也渐渐并不觉得这事有多严重,他们不觉得严重就会不以为耻,甚至模仿。
      现在很多学生缺两个字,敬与畏。不知道什么是值得尊重和追求的,也不懂有所不可为,心里没有敬畏的人,偶尔无心的无垢之言,都直接折射出一种病态的教育,刺痛每一个如我般希望带给他们一点点变化的短暂陪伴者。
      那个网吧离学校根本没有200米,平时学校不关校门,学生10分钟课间都可以去网吧溜溜,有时候太多问题出现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力不从心,不过我还是准备走的时候打教育局电话,说下这个问题。走的时候打,完全是出于保护自己。
     
      前面抽烟那个六年级,烟龄4年,后面那个五年级,烟龄3年。第一次抽烟都是别人给的,好奇就抽了。现在基本都是自己买烟,6块钱的白沙烟,一周一包,中间戒烟一年多,六年级又开始抽。
     
                               
      六年级某学生说,老师,今天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把我们骂得太过分了,他骂我们有娘生没娘养得狗杂种。我问为什么要骂,她说因为有人在他家门口墙上写卫生院,妇产科,殡仪馆。老师素质不高的时候,不值得被尊重的时候,能指望他教出的学生能有多优秀?
      有次更离谱,我的课上到一半,某老师不打招呼径直走进教室,大声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字,说他们寝室太脏有垃圾,马上回去清理。然后全班就开始扒在窗户看热闹,下课铃声就在同学们看热闹的议论声中穿过耳膜,格外刺耳。
      这个学校梁校长江湖气很重,要求我叫他兴哥,从早到晚充满酒气,一喝就是几个小时,很耽误事情。
      卢安克说,在德国,学生不允许做的老师也都不能做,不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比如抽烟,学生不准,老师也不准。这一点在我们中国还太欠缺。

      六年级有个女生,梁云华,说自己想当明星,经常带着3年级的女生说教他们跳舞,还会用我的课堂指令“Ready go!”,弟弟在读四年级,有次在学校操场把弟弟按在地上打了数分钟后,男生哭了,全校都在观望,弟弟趁机想跑进男厕躲着,她在门口堵着,她说家人的爱全部给了弟弟,忽略她,弟弟还不用功学习,就该打。
      她看着强悍,每次被别人弄哭都要跳楼。家里唯一一个弟弟吸收了家里人的所有关注和关爱,她需要在另一个地方不被忽视,这也就是安全感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当一个孩子要是承担了太多还不能自我消化的事情,总会变得敏感起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却绕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弯,因此,你在人前看到她,或者他们,总是会一声不吭,带着一个孩子本不该挂着的郁郁寡欢。
     
     
      学校有图书室,一个机构捐的,数目齐全。但学校以人手不足从来没有开放过,我找校长拿了钥匙说我来负责图书室,每天坚持去开放图书室,中午12:30-14:00,16:00-17:30开放,第一天,小顾客挺多。过了段时间,部分同学新鲜劲儿过了,但更多同学的阅读习惯培养出来了,自己安静看,出去再讨论分享,哪里拿书放回哪里,有的还会带笔记本来记录摘抄。
      学校里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知识,应该学到两种能力:快乐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智力活动成为本能,这样的人才叫做知识分子。他尝到了智力活动的快乐,养成了智力活动的习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跟着老师跑没出息,要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四个班里,一开始对四年级不是特别喜欢,男生太多,太闹,班主任也基本不管。但一个月下来,这个班的进步最大,(每个班上我都说了,实在不想上我的课可以出去玩儿,当然是对自己课堂足够自信的基础上才敢这样说的,这个班几乎没人出去),课堂氛围和内容掌握情况也最理想。不带目的或目的性越弱,也许不见得是坏事。有段时间他们超级配合,超级有气氛,每个孩子注意力都在我身上,都在!41双眼睛,活动收放自如,每节课几乎都可以算是公开课的水准好么,大课上的这么开心,作为老师,真的好想转圈圈啊!作业也越来越认真,规范,好想抱着他们每人亲一口!  
     

      无论是本地老师还是我所听过课的支教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或长或短地拖堂。孩子不理解大人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没当过大人。可大人怎么能不懂孩子的世界呢?我们曾经不都是孩子么?我们上学那会儿有多讨厌拖堂难道我们不知道么??
       一个月后,所有支教老师一起交流会,一个月前信誓旦旦说不会体罚孩子的老师差不多以各种形式开始并习惯,虽然愧疚但最终把孩子的立场和自己对立起来,觉得孩子调皮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忘记了初衷其实是想陪在他们身边,而不是站在对面。很多学生的问题应该是老师反思,是不是教学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课堂管理出现问题?而不是想孩子们是故意气你。

      刚开始,我总时不时的把自己觉得对的强加给他们,比如他们坐的歪七倒八,站着也抓耳挠腮,总要在课前纠正坐姿,一方面这种习惯不好,但主要是我看着心里不舒服无法上课,主要是自私的我。以前上课甚至都允许学生坐在地上上课,用他们高兴舒服的姿势,但是当我提问是要对我的提问做出相应反馈,一旦没跟上或者答不出来,这个权利就被我收回。真心觉得一个班只能20多个学生,孩子比较小,行为能力强,几乎每个孩子都想通过肢体触碰去感知这个世界,他们对一切好奇,好奇心是宝贵的,老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记得一个学生的梦想是“当地球的球长”,多新鲜的创意,一节课40分钟,一个班40多人,老师一句话不说,每个人也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他们没有表达平台。没有表达平台,就受不到关注,没有关注可能就没有兴趣,就没有成就感,就很自然的厌学。对于这种完小,完整的师资配置已经感觉要感恩戴德了,小班上课,哪来的老师??这里音乐课、科学课都是自由活动,本地老师各种理由不上,事实上是他们也不知道怎么上。
      六年级学生问,老师怎么还不上书里的东西?我说,很好,会提问的学生老师喜欢,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思考,不会“说错话”有可能永远错下去,老师先教会你们学习方法,教给你们后,这个方法就是你们的,我带不走。之后再学习书中的内容,你们就可以自己预习,你们甚至可以自己讲,我作补充就ok了。
      我上课很有操练游戏,我也计划让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课堂操练游戏,然后轮流使用。我尽量做到了,不管游戏多机械,简单,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我做到了,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感觉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
     

      有次心血来潮,走进学前班的教室,黑板上赫然是排名榜单,我非常吃惊,这么小不是应该让他们保持天性、尊重秉性、养成习性??这个榜单对我来说太刺眼,扎到心里,原本一个个彩色气球,五颜六色点缀天空,却把他们放在一个名利的锥地,气鼓鼓的气球把所有生气一点一点还给天地。
    培训的时候,磊哥说,不要觉得自己使拯救者,第一没有义务,第二做不到,只会加深自己的控制欲,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可以做的,我想做的只有陪伴着他们一起在寻找的路上。
     

      平时培养大家集体创作意识的时候,让全班每人交一张黑板报设计稿,我再在每一个同学的设计稿中摘取某一点,这样全班创作出的黑板报每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创作部分,全班都在一起。我也没事做教具,孩子也喜欢跟着我做,最后还做了一个手绘展,这完全是无心插柳,总之,作为老师,你要做的是行为,不是说。 
     

      我常问每个孩子,你们的偶像是谁?没有的去找一个,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欢喜,找个合适的偶像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捷径。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被挑断了宗教的脚筋,长大之后再也不能充分体会这种崇高,整个星空不可得。路上有偶像,仿佛一颗星星似的,也好。
      我们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可到别人的故事里有时连配角也算不上,只是路人甲。可路人也有他的人生,就像这些孩子们,他们在世界的这个角落里,哪怕自己的故事再卑微再简单,他都是主角。
     
     
                                   粑粑利
                               2014-6-24整理
     续:湘西支教记 ——之孩子们(二)
     
     
    欢迎关注天使支教青少年教育公共微信平台(天使之友),了解更多青少年教育信息,并参与相关话题讨论。
    关注请扫描以上二维码,也可搜索微信公共号:mc-angels 加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天使学院 > 成长感悟 >
    • 分享到: